个人等级:2级
实人
1936 访客
185 沟通
详细信息
评价

【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一亩田上看到的】

生态特征:

草木樨又名黄花草,为一、二年生草本。主根深达2米以下。茎直立,多分枝,高50-120厘米,最高可达2米以上;羽状三出复叶,小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,长1-1.5厘米,宽3-6毫米,先端钝,基部楔形,叶缘有疏齿,托叶条形;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,长而纤细,花小,长3-4毫米,春茵花萼钟状,具5齿,花冠蝶形,黄色,旗瓣长于翼瓣。荚果卵形或近球形,长约3.5毫米,成熟时近黑色,具网纹,含种子1粒。

草木樨为直根系植物,一般株高为50-120厘米,其芽点大多分布于茎枝叶腋,故放牧或刈割时留茬不宜太低,一般留茬15厘米左右为好,每年可刈割2-3次。适应的降水范围为300-1700毫米;适应的pH值为4.5-9;在冬季低温-40℃和夏季高温41℃的情况下都能适应。耐寒、耐旱、耐高温、耐酸碱和耐土壤贫瘠的性能都很强。

种植技术:

草木樨主要靠种子繁殖,春播或夏播均可,春播宜在3月中旬至4月初进行,也可冬季寄种,以使翌年春季出苗整齐一致,保证当年的稳产高产。草木樨的自播繁衍能力强,其细小的种子或荚果靠自播和风力传播,将种子寄存于土壤中越冬,腐烂种皮后,翌年萌芽出土。草木樨种子细小,应浅播,以1.5

草木樨种子95%以上

草木樨种子95%以上

草木樨种子95%以上

草木樨种子95%以上